发现身边的美好!2024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正式启动!
2024-05-08

上海,2024年4月27日——为倡导公众关注与参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上海市林业总站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指导下,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以下简称一个地球)联合城市荒野工作室,在上海成功举办了“2023 年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成果分享会暨2024年项目启动会”。该活动得到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吸引了超过150名公众和志愿者参与。

自2022年发起以来,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已吸引了超过1000名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该项目旨在通过公民科学和教育方式,增强公众对传粉昆虫重要性的理解,探索公众参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路径。

启动会上,上海市林业总站李梓榕副站长代表指导单位发表致辞:“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不仅是一个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监测项目,更是促进建立自然观察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平台。衷心感谢所有人的参与,祝愿项目在2024年取得新的突破,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上海各类公民科学项目,共建上海生态之城。”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项目总监王倩女士表达了对项目的殷切期待,“很多人可能从未意识到城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为人们提供了走进身边的自然,从一名观察者到调查者,进而成为保护者的机会。期待在大家的共同支持下,促进保护和恢复上海地区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传粉服务功能。”

在专家分享环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陈璘女士详细介绍了传粉昆虫的重要性,运用公民科学的方式开展传粉昆虫调查的优势和意义所在,并分享了本项目调查的具体方法。

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郭陶然代表项目组发布了2023年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的调查成果,其中包括6179条有效的传粉昆虫访花数据,记录到传粉昆虫182种,为334种开花植物提供传粉服务。以往并不被公众关注的食蚜蝇科昆虫的重要性被发现,它们能够为187种植物传粉。而且食蚜蝇在大多数蜜蜂、蝴蝶休眠的冬季仍然外出活动,能够在近乎全年的时间里为植物提供传粉服务。

此外,项目也重点监测了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传粉昆虫。当秋季加拿大一枝黄花盛开时,株数多,产生的花粉也特别待多,会吸引大量传粉昆虫为其服务,这一方面导致其种子大量产生和扩散,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导致同一时间开花的乡土植物缺乏足够多的传粉昆虫。

2023年新增加的“独栖蜂人工巢管监测”项目也取得了积极的结果。通过在上海全市各个类型绿地中设置16个定点监测区域,全面监测和记录独栖蜂在城市不同绿地环境中的数量和多样性。目前总计回收筑巢巢管1085根,共记录到10种筑巢性独栖蜂。

其中回收数量最多的是位于浦江郊野公园的上海乡土科普示范基地(326根),回收数量最少的为城市中心的小型绿地(0根)。这说明独栖蜂对于筑巢区域周边的生境质量十分敏感,具有成为城市生态环境指示物种的潜力,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项目组还为荣获2023年度优秀志愿者的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优秀志愿者代表张洁在发表感言时说道,“上海是一座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野’的城市,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给了市民们一个走出家门,走近自然的机会,大家可以一起在自然中做快乐的‘野孩子’。也希望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贡献到保护与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中。”

展望2024年,项目将加强对重点传粉昆虫和开花植物的监测,继续推动志愿者参与人工巢管监测工作,并计划编写《上海地区巢管蜂类鉴定手册》,使独栖蜂的鉴定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引导公众参与到关注和保护传粉昆虫的行列中,以实际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创建更美好的上海。

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宣传海报©一个地球
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发表致辞©一个地球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项目总监王倩发表致辞©一个地球
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环境教育高级项目经理陈璘分享环节©一个地球
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郭陶然发表主旨发言©一个地球
互动环节积极提问的孩子们©一个地球
优秀志愿者代表合影留念©一个地球
优秀志者张洁发言©一个地球
全体合影留念©一个地球
守护野生大熊猫
上线时间:
守护熊猫家园,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熊猫和谐共生。
点亮东北虎回家之路
上线时间:
东北虎是全球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修复与改造东北虎及其猎物的家园,增加野生东北虎食物资源。
共同守护濒危物种
上线时间:
留住濒危物种,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用教育守护濒危物种
上线时间:
为了更有效地守护它们,除了协助在地专业团队开展对濒危物种的巡护监测和救助等工作之外,我们正通过多元的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濒危物种的了解与关注,将保护理念和行为渗透公众日常生活,形成真实力量。
WWF北京代表处CEO卢伦燕在可持续消费高峰论坛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