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主题环境教育课程开发项目正式启动
2021-02-23

2月3日 武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共同启动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主题及旗舰物种长江江豚专题环境教育课程研发项目开题专家研讨会。会上,项目团队对课程目标、定位和内容框架等初步设想进行了汇报,来自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经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护国际基金会(CI)、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等机构的10位专家进行了论证。

 

长江流域覆盖涉及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也是4300多种生物生存的家园,其中在长江流域生活的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种类在我国淡水一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占约2/3,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保护价值。但研究显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虽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依然十分严峻,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贵濒危物种的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仍在持续面临威胁,种群衰退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下,提升公众对长江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关注、行动将对长江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WWF长江江豚高级项目经理张新桥博士对WWF《生命长江》项目和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进行了分享。他指出,“长江是WWF在世界范围内的35个优先生态区之一,长江的生态安全,对中国、对全球都非常关键。过去20年,WWF在长江江豚保护、企业水风险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政策倡导、生态足迹、水管理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旨在重塑长江作为一条“生命之河”的活力。我们希望将这些积累多年的保护故事和智慧,通过环境教育的专业方式传递给公众,让‘长江大保护’走进公众的生活。”

 

WWF中国环境教育高级顾问、OPF环境教育项目总监雍怡博士表示:“长江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事关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但普通人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明显不足,因而公众宣传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江保护法》、十年禁渔管理文件中均强调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此次课程设计项目,就是为了总结一线保护工作经验,采用互动有趣的教育方式,通过贴近生活的选题,引导公众理解长江保护的重要性,并愿意支持和参与其中。这也将是我国第一套依托WWF专业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理论方法体系研发的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主题及旗舰物种长江江豚专题课程。”

 

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长江江豚拯救联盟主任委员李彦亮先生,对两套课程的研发和设立给予肯定,他表示“在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众多工作中,科普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加强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首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此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十分不够,系统性不足,社会公众对长江水生生物生存现状、濒危程度和保护方法普遍缺乏认识与了解,此时WWF联合OPF开发的两套课程将是对长江大保护工作及时、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推动长江大保护政策更好地落地。我们期待未来通过多方推广运用,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主题宣传教育专业性和影响力,逐步引导和营造全民关注、支持和参与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社会氛围。”

 

本次专家研讨会由WWF中国淡水项目首席专家雷刚主持,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石道良副站长被推选为研讨会专家组长,引导并汇总专家意见。会后项目组对专家组的建议进行了整理和消化,完成对方案的调整优化,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工作。

 

2月4日,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指导下,万科基金会、鹰角网络、爱德公益基金会等机构的共同支持下,WWF联合OPF正式组建编写团队并启动相关工作。来自国家湿地公园、科研院校、环保NGO等行业的16名人员受邀参与。编写团队将基于现有的课程框架、主要知识点、教育实践建议等继续深化,开展资料收集和课程编写工作。

 

相关活动详情敬请关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WWF中国环境教育高级顾问、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环境教育项目经理 陈璘

电话:021-66056623  Email:chlin@wwf-opf.org


守护野生大熊猫
上线时间:
守护熊猫家园,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熊猫和谐共生。
点亮东北虎回家之路
上线时间:
东北虎是全球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修复与改造东北虎及其猎物的家园,增加野生东北虎食物资源。
共同守护濒危物种
上线时间:
留住濒危物种,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用教育守护濒危物种
上线时间:
为了更有效地守护它们,除了协助在地专业团队开展对濒危物种的巡护监测和救助等工作之外,我们正通过多元的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濒危物种的了解与关注,将保护理念和行为渗透公众日常生活,形成真实力量。
WWF北京代表处CEO卢伦燕在可持续消费高峰论坛上发言